2007年10月4日 星期四

用鼓掌的手 敲溝通的門

◎文/吳若權

新婚不久,他下班之後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上網,讓她沮喪得想離婚。一位號稱很有經驗的大姊型同事,對她傳授秘訣:「既然他愛玩電腦,妳就出一些題目給他做。譬如:請他上網幫妳找找哪裡有便宜又有效的面膜,或幫妳用電腦整理資料。」正當眾人覺得這一招絕對有效的時候,她竟說:「省點事吧!我家那個豬頭啊!只會上網打電玩、不然就是和網友聊天打屁……。」

從這些對話中,不難發現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兩人的小小世界裡產生大大的距離?儘管是很相愛的兩個人之間,也常因為潛意識裡藏著一些輕微的看不起,而在言語中洩露出不夠尊重對方的底細。強勢的一方,咄咄逼人,令自卑的另一方,迫不及待地逃進他自己的城堡裡。哪怕連他自己都知道,他只不過是像駝鳥般把頭埋進沙裡,也不願意跑出來面對現實──即使很單純地和你一起坐在客廳看電視。

在親密的家庭關係裡,當他覺得自己是個沒有用的人,就會開始自暴自棄,產生「懶得理你」的行為,包括:答非所問、凡事唱反調、故意抵制你的好意、甚至拒絕行房……,相愛的人,若要互相傷害,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親子關係裡也存在一樣的問題。很多父母親經常跟孩子說:「你連功課都做不好,我哪敢指望你?」、「幫我洗碗?算了吧!你能乖乖把飯吃乾淨,我就謝天謝地了。」、「你看,叫你幫忙做點家事,就搞成這樣,真是愈幫愈忙啊。」這些話只會增加孩子的挫折感,覺得自己真的很沒用,導致親子之間愈來愈疏離。

一位患有憂鬱症的單親媽媽,常常鬧自殺,把她念小學的兒子嚇得魂不附體。貼心的兒子一直在設想:「如何幫助媽媽快樂?」 他記得媽媽心情低潮時,曾經說過:「我喜歡聽你唱歌,你是我生命中的陽光。」即使他的歌聲在學校中經常被同學恥笑,為了讓媽媽開心,他還是信心十足地報名參加歌唱比賽,讓感動的媽媽重新振作起來。

這是電影《非關男孩》中的一幕,我看到家庭中維持親密關係的關鍵秘訣──鼓勵。它是表現真愛的一種形式;很簡單,卻很有力量。 每個人都需要被鼓勵,無關他真實的能力如何,而是你懂得發自內心地欣賞對方。肯定對方存在的價值,是增進雙方溝通最好的方式。當對方覺得自己在你面前,是個有用的人,有了最起碼的尊嚴,溝通的心靈大門才會敞開。

擁有銀髮族的家庭,常常碰到「再孝順也很難討老人家歡心」的難題。解決之道就在於讓老人家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譬如:聊天時將話題引導到有關「當年勇」的情節,當老人家講得眉飛色舞的時候,讚嘆地應和:「您真的很了不起!」可以很貼心地拉近彼此的距離。

如果言語的褒獎惠而不實,無法真正打動老人家的心,那麼就要有實際的行動,讓長輩得到更具體的成就感。我的母親雖然因為中風而行動不便,也常感到心煩憂慮,但每當我請教有關她的拿手好菜,請她坐在一旁「監督」下鍋的步驟,上桌品嘗時,真心誠意地說:「果然有媽媽的味道喔!多虧您親自指導,這道菜才會這麼好吃。」光是這一句話,就可以打開她深鎖的雙眉,開心好幾天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