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關鍵對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關鍵對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

The Book - Crucial Conversations: Tools for talking when stakes are high

After reading the first 7 chapters of the book, Crucial Conversations: Tools for talking when stakes are high, I learned there are many skills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during crucial conversation. However, I think for me, the challenge will be to control my emotions first before applying these skills during a crucial conversation.

Before reading this book, I knew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communicate to others about the same message. However, I've always thought direct communication is the best way because I say what's on my mind directly without having to tailor my thoughts. But after reading this book, I learned that there are skills that we can use to make the communication more effectively and thus achieve what we want more easily.

This book is a good tool book for me because I can relate to many examples mentioned in the book. The next step for me is to learn how to control my emotions instead of letting my emotions control me.

百年之後

這一篇是最近所讀的文章中比較能夠讓我感動的。雖然其內容與“溝通”沒有直接關連,但是當我在閱讀“關鍵對話”的前幾章時,自然就連想到這篇文章。“關鍵對話”的第一章提到情緒是讓我們陷入Crucial Conversations的主因之一,而依我個人的觀察,親人之間更容易發生這種狀況。該書是提供了很多溝通的技巧,但是運用這些方法的前題應該是當事人可以心平氣和、理智思考,可是書上好像沒有講到如何在即將進入“關鍵”階段時撫平情緒。因此我連想到這篇文章,我覺得多閱讀類似的文章,可以在與親人進入“關鍵”時刻時發揮作用,能夠即時提醒我們對家人多一些包容諒解,勒住即將爆發的情緒,後續自然就可以比較有效地溝通。




百年之後~趙寧

我去民權東路的殯儀館參加一個朋友的葬禮,最後的儀式是繞著朋友的棺木瞻仰他的遺容。

看著朋友安詳的臉,想到去世前他因病而極端痛苦的樣子,我減少了憂傷的情緒,感到有點安慰了。

走出殯儀館,我想到今後再也不能和朋友一起喝咖啡談笑,想到生命的短促無常,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告訴自己:「好好的來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吧!因為百年後再也吸不到了。」就覺得空氣特別香甜。

然後,我步行到一家與朋友去過的亞都飯店喝咖啡,在那優美的歐式咖啡廳裡,我端起咖啡,對自己說:「好好的品味這杯咖啡吧!因為百年後就喝不到了。」這樣想,覺得那咖啡特別的香甜。

喝完咖啡,我沿著民權東路向東走回家,走過了大家都不想進去、最後不得不進去的殯儀館。

走過了大家都在求財富、求姻緣、求子嗣的恩主公廟,香火鼎盛,可以看到人間永不滿足的慾求。

走過了幾家婦產科的醫院,彷彿聽到新生兒恐慌面對人間的啼哭聲。

走過了廣大的榮星花園,看到幾對情侶在那裡談情說愛,一對新婚夫妻在拍新婚的照片。

啊!生老病死的歷程是多麼短暫,民權東路一千公尺就走完了,我們的人生不就是這樣的在演出嗎?

讓我們更真誠的相待吧!因為我們的人生難得、因緣難遇!

讓我們對父母多一點孝心,因為百年後只會剩下懷念。

讓我們更真誠的對待妻子或丈夫,因為百年後就不能攜手散步了。

讓我們更珍惜兒女的成長,因為百年後要擁抱他們就不可得了。

讓我們在每一個相會、每一個因緣裡,都能全心的付出與融入,都能無私的感謝和奉獻。

讓每一刻相待都是最真誠的相待。

因為,因為,百年後,這些都不可得了!...

2008年6月9日 星期一

關鍵對話第八章

  我在準備這章的投影片時,覺得內容好像有點無聊,所以上了PTT還有偽基百科(http://zh.uncyclopedia.info/wiki/%E9%A6%96%E9%A0%81)
,希望在講無聊的主題時能舉出有趣點的例子;而在台上講時,卻發現這些例子似乎
不是很適用,也因此在較後面的投影片中將一些本來要用的例子跳過了;這些例子有
的不是很切合主題,有的是BBS族群才了解的,講完後覺得,例子的選用是最大的問
題,不當的舉例造成離題與冷場的後果,以後我在做演講準備時會記取這次的錯誤,
讓演講的品質可以提升,最後謝謝大家的包容~

2008年6月5日 星期四

關鍵對話第六章: 如何在你生氣、害怕或受傷時保持對話

報告完關鍵對話第六章後對 "如何在你生氣、害怕或受傷時保持對話" 的心得就是 "要多練習"。知道該怎麼做是一回事,當問題發生時的反應又是另一回事,尤其在生氣、害怕或受傷時要能保持理性更不容易。
對於這次報自己的表現我給自己 3 分,也就是很普通。也許我該用討論或一些其他方式來進行看看會不會讓報告更有趣。尤其在回答問題的部份其實我有先想到一些,但是無解,所以答不太出來,後來想到我應該先提出來大家討論的,就不會被問了。: p

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關鍵對話」第九章 - 開始行動與「會議決行果」

隨便到網路上撈了一下,果然雖然進到了網路時代,大家還是沒有遺忘老祖先的教誨。(both台灣&大陸)
  1. 會而不議:開會卻沒有討論(溝通管道阻塞了,可能發生了關鍵對話,或主事者刻意營造假諮詢)
  2. 議而不決:討論了卻沒有做出決策
  3. 決而不行:做出決策卻沒有執行(決策不明確?)
  4. 行而不果:執行卻沒有結果(責任沒有釐清?沒有後續追蹤?)
... (下面是網路上有人追加的)
  1. 果而無效:有結果卻是無效的結果(表面功夫)
  2. 效而不彰:有效果但效果卻不夠理想(讓我聯想到自然人憑證跟ETC)
第九章講到 2. 到 4. ,其他的章節則僅跟 1. 有關,倒不是我想批評什麼,本書的重點本來就是溝通,有交代執行面算是bonus了。在這一章裡印象深刻的有:
  • 決策的四種方法(p205):
    • 命令:管理者沒有選擇空間或願意將決策權下放
    • 諮詢:充實語意庫但由少數人決定
    • 投票:當少數服從多數可行
    • 共識:最佳決策但耗時
  • 投票永遠都不應該取代有耐心的分析與健康的對話 (p212)
  • 馬斯洛(Abraham Maslow)曾經說過:「如果你手上只有鐵鎚,你就會把每一個問題都當成是釘子。」(p213)
  • 時間有限之下的建議:「後推式」(好想知道原文)的決策計畫。(p215)
  • 不要光憑記憶來儲存好不容易創造出來的共同語意。(p220)

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general comment #2

Read through chapter 5 of Crucial Conversation. This one generally sits better than 'Communication Effectively' on me. I read that the 'idiocy of either or thinking' hits the core for Buck too. In 'The Inconvenient Truth', Al Gore mentioned the same issue in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 he was trying to present. I think we all feel it in our lives, that's why the phrase made an impression on both me and Buck. I guess the reason is people are inherently lazy in nature. We want a solution out there to solve a problem, or we give up. The tendency to do so increases as the difficulty rises. As the communications happening in our daily lives looking so 'inconsequential' and 'trivial', we are even more prone to do that, instead of making an effort to actually use our brains and think.

The topic on 'creating a safe feeling' is too idealistic and it leaves many questions to me. Head not clear enough yet.

Off topic: Out of curiosity, I checked the 2 books on amazon, Crucial Conversation has 121 reviews, with 4.5 avg rating, and Communicating Effectively has 8, avg 4.5. Isn't that inter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