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小故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小故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6月9日 星期一

溝通成功術(4)用同理心溝通

對一個心持反對意見者,講話卻有必要謙和而委婉。否則正像把鹽撒入傷口,會使他已有的成見更深。
──英國哲學家培根

高明的溝通者,通常擁有同理心;接洽萬事萬物多從正面發揮,可以化敵為友。

例如,早期的理髮師訓練徒弟,多要三年四個月才能「出師」。如今,一位理髮師傅訓練一個徒弟,經過三個月之後,就算學藝成功,可以正式上路。有一天,徒弟「初試鋒芒」、為第一位顧客理完髮後,顧客照照鏡子說:「頭髮還是有點長。」徒弟不知怎麼回答。

站在一旁觀察的師傅,立刻笑著解釋說:「頭髮長,使您顯得含蓄,這叫做『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分。」顧客聽了,很高興地離開了。

徒弟為第二位顧客理完髮後,顧客照照鏡子說:「頭髮剪得太短。」徒弟還是不知怎麼回答。
師傅笑著解釋:「頭髮短,使您顯得有精神、樸實、厚道,讓人感到很親切。」
顧客聽了,很高興地離開了。

徒弟為第三位顧客理完髮後,顧客一邊付帳、一邊笑道:「理髮的時間挺長的。」徒弟沒說話。
師傅笑著解釋:「為『首腦』多花點時間很有必要,您沒聽說:進門蒼頭秀士,出門白面書生?」
顧客聽罷,大笑而去。

徒弟為第四位顧客理完髮後,顧客一邊付款、一邊笑道:「動作還挺俐落的!二十分鐘就搞定了。」徒弟不知所措,沈默不語。
師傅笑著搶答:「如今,時間就是金錢,『頂上功夫』速戰速決,為您節省了時間和金錢,何樂而不為?」
顧客聽了,微笑點頭地離開了。

到了理髮店打烊之後,徒弟怯生生地問:「師傅,為什麼您怎麼說,就怎麼有理?」

師傅拍拍他的肩膀,笑著說:「不錯,每件事都是一體兩面,有對有錯,有利有弊。我故意在顧客面前鼓勵你,有兩個作用:對顧客來說,是為了討客人家喜歡,因為誰都愛聽好話;對你來說,既是鼓勵又是鞭策,因為萬事起頭難,我希望你以後就能把工作做得更漂亮!」

徒弟聽了很感動,從此更加用心學藝。幾年下來,這名徒弟的技藝已非常精湛,足以獨當一面了。

我們在日常做一件極普通的小事,由於說話方式不同,所獲得的效果和回報也不大相同。不僅要會做,也要會說。


在人際溝通方面,每一個人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固執己見、老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基於自己狹隘的經驗去處理事情,勢必搞得壁壘分明,爭論不休,無法獲得圓滿的結果。

禪宗公案裡有一則膾炙人口的小故事。有兩個小和尚,平常就愛抬槓。有一天,兩人又為了一點小事爭論起來,越說越大聲,最後吵得面紅耳赤,誰也不服誰。

第一個小和尚氣沖沖地跑去找師父評理。師父很有耐心地聽完小和尚的訴說,淡淡地說:「你是對的。」有師父這句話,第一個小和尚得意洋洋回房去了。

不久,第二個小和尚也氣沖沖地跑去找師父評理。師父也很有耐心聽完他的說明,照樣淡淡地說:「你是對的。」第二個小和尚也高興地回房去。

這時,一直在旁服侍的第三個小和尚忍不住開口說:「師父,您平常教導我們待人要誠實,萬萬不可做違心之論,可是,我剛才親耳聽見您跟兩位意見不同、有爭執的師弟都說『你是對的。』恕我冒犯,您這樣說,豈不是一種違心之論嗎?」

師父對第三個小和尚的質疑,不但不生氣,反而和顏悅色地說:「你是對的。」第三個小和尚入門較久,也比較有慧根,聽師父這麼說,立刻開悟,連忙跪謝師父的當頭棒喝。

原來這位師父的意思是:由於我們每一個人都自認為「我是對的」,所以才會固執己見,毫不相讓。假如我們能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問題,把想法顛倒過來,改為秉持「你是對的」的態度,爭執必定減少,彼此的摩擦也較容易解決。

一般企業裡,業務與生產部門經常因為立場不同而衝突不斷,聰明的老闆會定時將兩部門主管對調,這麼一來,情況就好多了。

解決爭端,用同理心應答,可以讓溝通更圓通!

* * *
【溝通小秘訣】
每個人的生長背景、理念不一,
未深入了解對方的難局、困境、限制,
就隨意為對方定罪,有欠圓通。
用同理心處世,凡事從正面思考,
將可以化敵為友、廣緣善緣。

經常聽為人父母的朋友說:「我以前都能搭公車上學,為什麼我的孩子非要家長接送不可?」

也常常聽當主管的朋友說:「以前當我是職場一員小兵的時候,每天都能工作八個小時,為了趕著交貨,也肯加班到天亮。由於我的負責盡職,才被提拔做到總經理。為什麼現今的員工都做不到?」

其 實,這樣輕易將我們的「特性」投射給別人,是不對的。這叫做「自我投射」,也叫做「自以為是」。在溝通的領域中,是一項大忌!因為每個人的生長背景、思想 理念不一,沒有深入了解對方的難局、困境、限制,就隨意為對方定罪,根本不懂溝通。缺乏同理心的作為,處理事情就是欠圓通!
很多時候,溝通的中斷或不成功,往往是因為我們太過堅持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說,我們只想要別人的理解,卻沒想過,應該也要學著去理解別人。

南非哲人艾瑟瑞吉說:「經理人必須具備樂群的個性,孤僻的行徑是要不得的。」

溝通,越能夠使用同理心,越能夠廣結善緣。想成為善於溝通的人,需要有隨機應變的說話技巧。

俗話說:「三個屠夫談豬,三個文人談書。」如果肯多了解每一種行業的特性、每一種類型人物的喜好,就比較能夠運用同理心去進行溝通。打個比方,當你和屠夫在一起的時候,你就談肉;和西點麵包店主人在一起時,就談麵包;和他們兩人在一塊兒的時候,談三明治。

這就是溝通的最高哲學。


摘自:《溝通成功術》 商周出版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11/22/2007 11:19:11 PM

構圖力,溝通的關鍵

我現在正在香港機場準備轉機。廣播宣佈到青島的班機要延遲起飛,延遲多久不知道,你可以想像候機室此刻的混亂。我本來也有點煩,後來卻告訴自己,為什麼不閉上眼睛,想想我現在該想什麼呢?

我不由得會想到自己的運氣好。《 從 A 到 A+ 》這本書提到,在訪問卓越的企業負責人時,他們對成功因素的答案很多竟然是:運氣好。除了感謝上蒼的恩賜,真心慶幸運氣好之外,如果我真的還要想自己生命中最有意思的事,或自己覺得做得比較好的事,那會是些什麼事呢?

那一定是構圖的能力,稱之為想像力或聯想力也可以。將一個訊息、一個事件、一個經驗、一個事業構築成一幅圖畫,有色彩、有動作,自己也在裡面,一定很有意思。

訊息變成畫面

美國身價最高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歐普拉 ( Oprah Winfrey ) 認為,精采的溝通就是將訊息變成畫面,並且幫助別人在他的腦海中畫這幅畫面。

我們不但要會在自己的腦中構圖,還要能畫給別人看。也就是用圖畫來表達我們的想像力、聯想力,讓別人留下深刻印象。

於是像林肯、羅斯福、邱吉爾、雷根、甚至包括柯林頓,這些政治人物能發揮那麼強烈的影響力;像莎士比亞、雨果這些文學家能寫出震撼的鉅作。記得《 鐘樓怪人 》這本書的起源嗎?雨果在巴黎聖母大教堂的一個角落,發現刻有 ANIK 這個字。他發現這個字在希臘文裡是悲痛、焦慮的意思,就這麼一個字,讓雨果寫出了這麼偉大的一本著作。

雨果的想像力、聯想力是多麼豐富。

我很喜歡的一首歌是「日出、日落」( Sunrise Sunset ) ,是《屋頂上的提琴手》這部電影裡的一首歌曲。電影的畫面是父親送長大了、想要出門遠行的女兒搭乘火車。父親唱著:這就是我常抱在手上的女孩嗎?她什麼時 候已經長得這麼高了,我怎麼一點都不覺得老哩!日出、日落,日出、日落,一個季節跟著一個季節過去……於是我在小兒子的婚禮上,用這首英文歌做背景並朗誦 中文歌詞,後來好多朋友告訴我,他們好喜歡這一段,我自己也很開心。這就是溝通。

二十年前,聽到卡內基訓練®,我開始編織一個夢,再全心全意的投入這個願景中。從一位學員都沒有,一直到現今的過程,可能最大的推動力就是 --- 聯想。

聯想,如常常做的話,會改變人的一生。

唐僧在如來面前吐真言

唐僧西天取得真經100 年之後的一天,唐僧到如來家。如來為了檢驗他
這100 年來修煉程度,席間談話如下:

眾所周知,你當年的成功,離不開你的三個得力徒弟,悟空,八戒,沙僧
。那麼你本人最喜歡哪個徒弟呢?唐僧給的答案多少有些出乎如來的意料
,那就是:八戒。

"八戒最大的優點就是可愛。"唐僧滿面笑容的說道,"有他就少不了笑聲
。有很多人誤以為他最懶惰,其實他並不懶惰。每次他打掃馬廄或者收拾
包裹,都是一絲不苟,挑不出什麼錯兒來。但是他很小氣,總是要暗地比
較,自己比別人多幹了多少,他吃不得一點虧。而且他又喜歡睡懶覺,所
以大家才會以為他很懶。"

"作為一個領導者,必須要知人善用。手下隊伍要精簡,屬下個人能力要強
。"唐僧如是說。"那麼八戒的個人能力是你三個徒弟最差的,又有不負責
任等對工作不利的缺點。你為什麼不換一個精明能幹的人選呢?"如來佛不
解的問。

"的確,八戒在隊伍中實是個人素質最差的一個。但是,並不是由最好的人
員組合起來的隊伍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隊伍的整體功效。一個強大的完整
的隊伍,成員必須要有不同的特點和分工。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通風報
信的往往是八戒。而打不過就跑這個特點也只有八戒有。我記得以前有個將
軍,他就是要用怕死的兵放哨。別人不解。他說假如用勇猛的士兵放哨站崗
,遇到敵人一定會戰死,而膽怯的士兵則會跑回營中報信。這就是說明人員
搭配問題的很好的一個例子。"唐僧神采奕奕的說。

"而且,八戒這個人臉皮很厚,不怕指責。一件事情作不好,大家都可以把
責任推到他頭上。這樣就節省了內部處理問題的時間。而由於他的存在,其
餘的人員自然而然就會對自己有一種信心,因為他的能力一定是比八戒強的。"

"對於我個人來講,"唐僧點起一支煙,興致勃勃的說,"我之所以喜歡他,
是因為他比較喜歡溜鬚拍馬。一個領導者,不可避免的就會對一個總是誇讚
他的手下產生好感甚至依賴感。你看幾乎每個領導者身邊都會有八戒這樣的
人物存在。因為你不能要求領導者在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上,還要放低身份
和自尊,去聽取下屬的批評和接受下屬的頂撞。你必須要有一個會說好話的
人在身邊,否則你早就被氣死了。"

唐僧的話把如來逗笑了。

如來問到:你覺的悟空這個徒弟怎麼樣?一路上他多次救你性命!

是呀,上次我西天取經還有一個主角人物,他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而他由於
緊箍咒問題的存在,和我的關係非常微妙,就如同臺灣問題對中美關係的影響
一樣。"其實我們之間最終是敵人的關係。"唐僧緩緩的說。

"每次危難時刻,他都能出來救我,很多次我都非常感動。但是只要一風平浪
靜,我就會恢復對他的敵視態度。"唐僧說,"因為我是一個忌妒心很強的人。
每個希望自己建功立業的男人都有忌妒心。"

如來站起來給唐僧沏了杯茶,唐僧呷了一口繼續說到:西遊記不是無間道,"
唐僧說,"我必須作男一號。別人不可能和我搶戲分,比風頭。因為我是整個
組織的領導者,也是這次西天取經的唯一執行者,他們都是我的助手,助手的
功勞怎麼能大過執行者的功勞呢?可是悟空沒有重視自己的身份,總是擅自行
事,關鍵的時候英雄當頭。我知道他的人氣和知名度高過我,實際上這是不正
常的現象。畢竟經是我拿回來的。"

"那麼你們在個性上和感情上有什麼衝突呢?"如來問。

"首先我先說我們的共同點,其一,我們都是很執著的人,其二,我們都是禁
欲者。在這兩點上我們可以相互激勵對方。但是,孫悟空其實是一個無知的農
村土猴。他的文化素質是很差的,而且脾氣太倔強,因為沒有受過良好家庭教
育的關係。作為一個被領導者,過於倔強的性格一定會跟領導者有矛盾。一山
不容二虎,當一件事情,我們有了分歧,那麼到底該聽誰的呢?當然是聽領導
者的。因為領導者是一個指揮者,他負的是全局成敗的責任。不管是他指揮失
當,還是用人失當,只要最後結果是失敗的,他就要全部負責。像中國足球隊
的教練輸球了怪隊員就是一種低素質指揮者的表現,因為隊員是他選拔和訓練
的。

坦白的講,我是一個完美的指揮者,最後取經成功的結果說明了一切。而如果
指揮者下了命令手下不聽從,那麼最後就是要手下負責。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
的屬下,即使領導者讓他跳崖他也一定要執行,只要徹底執行了他就沒有責任
。而悟空就不懂這個常識,所以我說他是鄉村土猴子。說實話他的處事方法真
的讓人討厭,很多次我都想他捲舖蓋回家。"

唐僧自信深沉的談吐讓如來欣慰的笑了笑。"你們矛盾爆發程度最激烈的一次是
不是白骨精事件的那次?"如來繼續問道。

唐僧孩嗽了幾聲,"唉。那是我最丟臉的事情了。"唐僧吐了個煙圈,"那次我是
直接的輸給了他。至今我都耿耿於懷。人都是有感情的,雖然是敵對情況嚴重了
點,畢竟我們還是同志,是戰友,是上下級。相處久了一定是有感情的。那次我
讓他走,實在是因為他讓我太生氣了。看他一次次給我下跪認錯,我忍不住心軟
。但是我告訴自己,這是趕走他最好的時機,如果這次他走了,他永遠都是個農
村土猴。而我自己會獨享取經歸來的光環。所以我咬牙趕他走了。後來發現不能
沒有他。你看哪一個君王不是等穩定之後,才除掉自己眼中釘的。所以我想請他
回來,等取經成功以後向如來揭發他的一些醜行,鬥倒他也不遲。請他回來的時
候我有多丟面子,好在大家都是自己人,家醜不可怕。"

"那個緊箍咒問題你怎麼看?"如來問。

"這個問題是我們師徒關係中的核心問題。我總是會在恰當的時機讓他見識我的厲
害。看他痛苦的樣子其實我很有滿足感,但是我還裝出很心痛的樣子。而且,正是
因為有緊箍咒的存在,我認為他一定把我當仇人看。等到了取經成功以後會找我報
復,遺憾的是他沒有抓住那個機會,因為他的謀略比我差很遠。反而是我向你推薦
他作佛。作佛了就不能好打不平了。他的性格我清楚,他忍不住火氣的。所以他常
常被你教訓。"

這你也清楚的。最後,唐僧說了這樣的話:" 英雄從來都是被利用的。他是個英雄
,可是我卻是個贏家。"

文章來源: 超越自我讀書俱樂部

重複一次別人的話

來源:網路流傳

一個大老闆管理員工頭頭是道,可是卻怎麼也管不住自己的兒子,直到有一天,他試著重複兒子說過的話後,一切有了改變......請看以下故事。

李先生,是一個在台中經營出口加工廠的老闆,工廠加公司有五六百名員工的規模,由於自身積極的投入,不管是在業務上或是在管理上,均有相當的成效,在運籌帷幄間,指揮若定,威風八面,宛如領軍千萬的大將,好不神氣。

可是,他就是對他兒子沒辦法,那種代溝,對他們父子倆,就像是台灣海峽般,怎麼樣也無法跨越,每次一見面,講沒三句話,又是拍桌又是摔門,弄得家裏雞飛狗跳。

這天,又是因為兒子的晚歸而再度上演鐵公雞,就在雙方面紅耳赤之際,兒子突然間就住了口,然後一字一字的說出:「爸,再這樣吵下去也不是辦法,我能不能請你把我剛剛說的那句話說一遍給我聽?」「啊?!」李先生真的嚇了一跳,壓根兒也沒想到有這怪招。「你說......你說......作父親的太能幹,當然看不起兒子。」「不對!你再想想看,我是這麼說的嗎?」

「渾小子!那你怎麼說的?你自己說過的話,你自己為何麼不再說一次?」兒子突然間笑出聲,「你看!從頭到尾,我說什麼你都沒有在聽,那些話是你自己想的,我可沒這麼說。我們不是要溝通嗎?那麼,我說什麼,你重複一次給我聽,再輪到你說,我來重複」。「喂!哪有那麼多美國時間在那邊重複來重複去!!你是真的想氣死我啊!」

「爸!我們就試試看吧!否則這種爭吵會沒完沒了的,你再想一想我到底是怎麼說的?」李先生想一想,終於承認,「我真的想不起來,你再說一次好了」「好吧!我說,父親很能幹,兒子一方面很佩服,一方面怕自己跟不上,心裡多少有點壓力。」

李先生冷靜一想,他說的合情合理,自己怎麼會那麼激動?結果,這天晚上,他們父子兩竟然可以談上兩個小時而不吵架,這個效果連李先生也意想不到。

一覺醒來,雖然睡眠不足,但李先生可是神清氣爽,一大早就到公司。因為早上要開一個重要的採購會議,討論的是未來所要採購價值一千萬的機器,到底要用美國貨好、還是日本貨好。依採購部的報價,日本製的價格便宜,東西也不差,可是工程師卻主張買美國貨。

會議場上,李先生讓總工程師發表意見,這是一種表面上的禮貌,總工程師也知道,老闆作久的人,多少喜歡獨斷獨行,什麼事情早就心有定見,經驗告訴他,老闆問他只是個形式,誰不想省錢?老闆要買那一種大家早就心知肚明,因此他無精打采,說不到五分鐘就說沒意見了。若是往常,李老闆總是會在這個時候大唱獨腳戲,享受那種權威感,今天竟然是......

「總工程師,我來重複你的要點,你看我說的跟你的意思一不一樣;日本製的機器,價格雖然便宜,東西也不錯,可是將來如果出了毛病,要他們來作售後服務,問題就來了,他們的人因為語言問題無法跟我們直接溝通,找來的翻譯對精密儀器又是外行,機器壞在哪裡,我們無法充分瞭解,下次再發生一樣的問題,還是要請他們的人來,說不定還會耽誤生產時間,如此算下來,買美國貨還比較便宜!」隨著李老闆的重複說明,總工程師眼睛漸漸亮了起來,他打起精神,再次補充,就著麼你一言我一語的,大家滔滔不絕的討論了起來.....

各位,如果是要吵架,彼此只顧著反擊對方就好了,如果是要解決問題,就應該誠心去理解對方的想法,那麼,重複對方的話,一方面可以讓對方放心,知道你們之間沒有誤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你在反擊或下結論前,把對方的意思消化一下,通常,這時你會發覺,吵架不再是吵架,而是積極的溝通了。

2008年6月5日 星期四

要說服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為他著想,讓他也能從中受益。

寓言故事:羔羊的說服力

【明慧學校】一個牧場主養了許多羊。他的鄰居是個獵戶,院子裏養了一群兇猛的獵狗。這些獵狗經常跳過柵欄,襲擊牧場裏的小羊羔。牧場主幾次請獵戶把狗關好,但獵戶不以為然,口頭上答應,可沒過幾天,他家的獵狗又跳進牧場橫衝直闖,咬傷了好幾隻小羊。

忍無可忍的牧場主找鎮上的法官評理。聽了他的控訴,明理的法官說:“我可以處罰那個獵戶,也可以發布法令讓他把狗鎖起來。但這樣一來你就失去了一個朋友,多了一個敵人。你是願意和敵人作鄰居呢?還是和朋友作鄰居?”

“當然是和朋友作鄰居。”牧場主說。

“那好,我給你出個主意,按我說的去做。不但可以保證你的羊群不再受騷擾,還會為你贏得一個友好的鄰居。”法官如此這般交代一番。牧場主連連稱是。

一到家,牧場主就按法官說的挑選了3隻最可愛的小羊羔,送給獵戶的3個兒子。看到潔白溫順的小羊,孩子們如獲至寶,每天放學都要在院子裏和小羊羔玩耍嬉戲。因為怕獵狗傷害到兒子們的小羊,獵戶做了個大鐵籠,把狗結結實實的鎖了起來。從此,牧場主的羊群再也沒有受到騷擾。

為了答謝牧場主的好意,獵戶開始送各種野味給他,牧場主也不時用羊肉和奶酪回贈獵戶。漸漸地兩人成了好朋友。

要說服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為他著想,讓他也能從中受益。

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換個角度想」的小故事

剛到公司時感覺壓力很大,但是同事要我換個角度想,現在日子好過多了~所以想分享這個小故事。

摘自《職場人士必讀的88則寓言》理弘、張海生/著

有二個婦人在聊天,
其中一個問道「你兒子還好吧?」
「別提了,真是不幸哦!!」這個婦人歎息道:
「他實在夠可憐,娶個媳婦懶的要命,不燒飯、不掃地 、 不洗衣服、不帶孩子,整天就是睡覺,我兒子還要端早 餐到她的床上呢!!」
「那女兒呢?」
「那她可就好命了。」婦人滿臉笑容
「他嫁了一個不錯的丈夫,不讓他做家事,全部都由先 生一手包辦,
煮飯、洗衣、掃地、帶孩子,而且每天早上還端早點到床上給她吃呢!」

以貌識人的反例

看到 Doma 提供的 「鄭匡宇搭訕秘訣」,裡面寫到「以貌取人」及「以貌識人」,剛好想到以前看過的小故事:

有一對夫妻,容貌都長得非常的美,
氣質與風度也都遠遠超過一般人,
他們有很好的性情,因此非常相愛相敬。
由於他們的外表這麼不凡,他們常常整天對坐,
互望著對方,經過了很多年,都不感到厭倦。
有一天,不幸降臨在他們身上,
夫妻兩人相繼的得了眼病,
很快就失明。
丈夫再也看不到妻子,妻子再也看不到丈夫,
這使兩人都深感痛苦和恐慌,
丈天就想:
「我的妻子容貌如此嬌美,我又看不見,
很可能被別的男人奪去,我要好好得守著他才行。」
妻子的想法也和丈夫一樣,她心想:
「我的丈夫如此俊秀,雖然眼睛瞎了,
一定會有很多女人迷戀他,我又看不見,
要好好守著他才好。」
兩個人都害怕失去對方,於是互相緊緊跟隨,
一刻也不敢離開,
但是因為看不見,心中生起越來越多的懷疑。
這樣,整整過了二十年。
有一位遠方的名醫路過這個城鎮,碰巧遇到這對夫妻,
名醫為他們施藥診治,使他們的眼睛都復明了。
夫妻倆見到對方時,同時驚叫起來,丈夫說:
「你是誰,你並不是我美麗的妻子。」
妻子說:
「你不是我的丈夫,我丈夫多麼俊秀,
並不是像你這種糟老頭。」
由於他們的心中都保留著美好的記憶,
反而無法接受眼前的事實,任旁邊的人如何勸說,
他們都不肯再做夫妻了。
----------------------------------------------------------------
ps: 出處找不到了

2008年4月30日 星期三

溝通的智慧 from 聖經裡的小故事

From http://www.wretch.cc/blog/eisensky&article_id=11054515

溝通不是說來說去,而是用心建立關係。溝通的藝術首重瞭解對方言默之道。談到溝通,人們最先想到的是說話的藝術。然而,聽的藝術並不亞於說的藝術,懂得說的人也常常是懂得聽的人。雅各書「你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箴言「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可見聖經早就指出聆聽的重要。

傾聽既是簡單的,也是大有學問的。舊約中所羅門王傳位給羅波安後,十二支派的首領前來覲見新王,請求減輕賦稅。這位年輕氣盛、莽撞輕浮的王不僅不懂得化干戈為玉帛,化戾氣為祥和的處世觀,更隨便丟出一句不恰當、不得體的話「我的小拇指頭比我父親的腰還粗;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們,我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從此,國家分裂成南北兩國,內戰綿延,國庫虛空,國勢也日漸衰落。聖經另有一段美好的溝通範例,就是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之間的交談。

有效的溝通有提問與聆聽兩部份。提問是釐清問題,不斷提出問題以尋求真正了解對方為目標。聆聽是積極聆聽,適時回答,記住對話並鼓勵對方繼續說下去。

信任與溝通 from 聖經裡的小故事

From http://blog.xuite.net/springman/bible/5740161

以色列人在迦南地的戰爭已經告一段落之後,約書亞便打發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人回到約旦河東岸,因為他們照著自己的承諾,幫助以色列人打完了戰爭。當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人回到自己的地方之後,就在靠近約旦河的地方建立了一座祭壇。

這時留在約旦河西岸的部落一聽到這件事就準備去攻打他們,因為私下立一座祭壇可能是要獻祭給其他的神,這是大大得罪耶和華的地方。於是約旦河西岸的部落就聚集在示羅準備開戰。

在這個時代,信任的關係愈來愈重要,我們透過網路接觸到很多未曾謀面的人,接收到很多新的資訊。我們對這些人、這些資訊有所相信,這是因為我們信任網路所傳播的東西是值得相信的。若彼此無法信任的時候,對方任何的言語、行為都會被做負面地解釋。

就像這次約旦河東西岸開打的事情,也被部分以色列人以為,這兩個勢力準備攻打他們。所幸以色列人先派了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去跟這兩個勢力談。雖然以色列還是做了負面地解釋,但還不至於完全不信任對方,因為如果完全不信任對方的話,以色列就不會讓自己的領袖到對方的陣地去。

以色列的首領責備約旦河東岸的勢力為何要背叛耶和華,這樣會大大得罪神而且也會連累到其他人。但約旦河東岸的勢力很鄭重地向以色列的領袖保證,他們絕對不是要背叛耶和華,他們建壇的目的是要當作證據,證明自己並非與耶和華隔絕的。

當初以色列人尚未進迦南之前耶和華的約櫃與他們在一起,但是現在以色列人進了迦南,而耶和華的約櫃也跟著進迦南,約旦河東岸的勢力就感覺到他們離神的約櫃很遙遠,萬一以後他們的子孫被以色列人所排斥時怎麼辦?於是他們想到在約旦河東岸建立一座耶和華的祭壇,證明自己是耶和華的子民。以色列的首領聽完了解釋之後,就改變原先出兵的計劃,回家去了。這次的溝通非常順利,雖然以色列人的領袖使用責備的口氣,但約旦河東岸的勢力單純為自己辯護,在辯護的過程中沒有反唇相譏,沒有引起其他的不快。

而以色列的首領聽完了解釋之後,沒有其他的責難,不節外生枝,而且不會堅決地要約旦河東岸的勢力將祭壇拆掉。

我們平常的溝通常常很不順,愈溝通反而愈無法溝通,其中的兩個原因就是:彼此不信任以及堅持己見。因為彼此信任度不夠,因為不願意溝通,或者溝通時不願意坦誠,還互相猜忌與試探,這樣的溝通結果常令人很失望。

另一個困難是堅持己見,沒有人願意改變,大家都認為自己有道理,對方應該與自己配合,但實際上,願意認錯與改變的人常常會得到更大的尊重。

2007年10月4日 星期四

用鼓掌的手 敲溝通的門

◎文/吳若權

新婚不久,他下班之後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上網,讓她沮喪得想離婚。一位號稱很有經驗的大姊型同事,對她傳授秘訣:「既然他愛玩電腦,妳就出一些題目給他做。譬如:請他上網幫妳找找哪裡有便宜又有效的面膜,或幫妳用電腦整理資料。」正當眾人覺得這一招絕對有效的時候,她竟說:「省點事吧!我家那個豬頭啊!只會上網打電玩、不然就是和網友聊天打屁……。」

從這些對話中,不難發現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兩人的小小世界裡產生大大的距離?儘管是很相愛的兩個人之間,也常因為潛意識裡藏著一些輕微的看不起,而在言語中洩露出不夠尊重對方的底細。強勢的一方,咄咄逼人,令自卑的另一方,迫不及待地逃進他自己的城堡裡。哪怕連他自己都知道,他只不過是像駝鳥般把頭埋進沙裡,也不願意跑出來面對現實──即使很單純地和你一起坐在客廳看電視。

在親密的家庭關係裡,當他覺得自己是個沒有用的人,就會開始自暴自棄,產生「懶得理你」的行為,包括:答非所問、凡事唱反調、故意抵制你的好意、甚至拒絕行房……,相愛的人,若要互相傷害,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親子關係裡也存在一樣的問題。很多父母親經常跟孩子說:「你連功課都做不好,我哪敢指望你?」、「幫我洗碗?算了吧!你能乖乖把飯吃乾淨,我就謝天謝地了。」、「你看,叫你幫忙做點家事,就搞成這樣,真是愈幫愈忙啊。」這些話只會增加孩子的挫折感,覺得自己真的很沒用,導致親子之間愈來愈疏離。

一位患有憂鬱症的單親媽媽,常常鬧自殺,把她念小學的兒子嚇得魂不附體。貼心的兒子一直在設想:「如何幫助媽媽快樂?」 他記得媽媽心情低潮時,曾經說過:「我喜歡聽你唱歌,你是我生命中的陽光。」即使他的歌聲在學校中經常被同學恥笑,為了讓媽媽開心,他還是信心十足地報名參加歌唱比賽,讓感動的媽媽重新振作起來。

這是電影《非關男孩》中的一幕,我看到家庭中維持親密關係的關鍵秘訣──鼓勵。它是表現真愛的一種形式;很簡單,卻很有力量。 每個人都需要被鼓勵,無關他真實的能力如何,而是你懂得發自內心地欣賞對方。肯定對方存在的價值,是增進雙方溝通最好的方式。當對方覺得自己在你面前,是個有用的人,有了最起碼的尊嚴,溝通的心靈大門才會敞開。

擁有銀髮族的家庭,常常碰到「再孝順也很難討老人家歡心」的難題。解決之道就在於讓老人家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譬如:聊天時將話題引導到有關「當年勇」的情節,當老人家講得眉飛色舞的時候,讚嘆地應和:「您真的很了不起!」可以很貼心地拉近彼此的距離。

如果言語的褒獎惠而不實,無法真正打動老人家的心,那麼就要有實際的行動,讓長輩得到更具體的成就感。我的母親雖然因為中風而行動不便,也常感到心煩憂慮,但每當我請教有關她的拿手好菜,請她坐在一旁「監督」下鍋的步驟,上桌品嘗時,真心誠意地說:「果然有媽媽的味道喔!多虧您親自指導,這道菜才會這麼好吃。」光是這一句話,就可以打開她深鎖的雙眉,開心好幾天呢!

說對了話- 無價~~

既然我們這堂課是上有效的溝通,我們應該都體認到說對話很重要。看完這篇文章,男同事們應該會更同意...幽默一下~~

先生一早起來 ,就頭痛的要死 ,因為他前一天晚上喝的爛醉回家,他強迫自己把 疲憊不堪的眼睛睜開睜開眼後,竟然看到床頭上放了一杯水跟幾顆頭痛藥,然後坐起身後又看到了他的衣服已經燙好、疊好在床邊因為一起床就看到這幾樣反常的事,所以,他決定要起身看一看房子其他的地方有沒有什麼奇怪的事。他把幾顆頭痛藥吃了 ,吃的時候突然發現藥下有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親愛的,我出去買菜了,你的早餐我已經做好放在餐桌上趁熱吃吧,愛你喔~~
先生一頭霧水的走進了廚房,然後就真的看到了熱騰騰的早餐在桌上,還有當天的早報他看著坐在餐桌吃早餐的兒子問:兒子啊,昨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兒子回答:嗯,你凌晨三點跌跌撞撞大吼大叫的回了家,把幾個傢俱給打壞踹壞,然後又很聰明的在走廊上撞了牆壁幾下送給自己一個黑眼圈
先生越來越不明白的又問了兒子:那為什麼家裡給打掃的那麼乾淨,然後你媽又給我做了熱騰騰的早餐給我吃呢?
兒子恍然大悟的說:喔,你是在問那個喔。媽昨天看到你醉死的回家,一肚子火的把你拉到房間裡,然後想把你髒衣服換掉結果在脫你褲子的時候你罵了她一句:


喂!小姐 ~ 你滾遠一點 我已經結婚了

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

本來不想再 Post 了, 不過看了這篇 Steve Jobs 對史丹佛的畢業生演講,
真是覺得太棒了, 故事果然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Story 1: Connecting the dots -> 沒有沒用的人生歷練.
Story 2: Love and loss -> 有失才有得.
Story 3: Death -> 在死亡前, 請好好活著.
官方網站:
http://news-service.stanford.edu/news/2005/june15/jobs-061505.html

塞車的積極面

看到這個故事, 真的讓我有佩服的感覺.
這是一篇很有卡內基精神的故事, 知行合一.
看問題的積極面, 在困難裡找機會.
順便幫卡內基的書打打廣告, 充一下業績吧.
http://john.carnegie.com.tw/index.php?op=Default&postCategoryId=5&blogId=2

2007年7月28日 星期六

小故事:教授的西裝褲

曾看過網路上流傳著這麼一個與溝通有關的小故事:

「一位教授精心準備一個重要會議上的演講。由於此演講的重要性與規模都相當的大,全家都此興奮不已。為此,老婆專門為他準備了一套西裝。晚餐時,老婆問教授西裝合不合身。教授說上身很好,但褲管短了兩公分,不過還是能穿,影響並不大。

晚上教授早早就睡了。教授的老媽睡不著覺,想想兒子那麼隆重的演講,西裝褲管長了怎麼可以,就翻身下床,把西裝的褲管剪掉兩公分,縫好燙平,然後安心的入睡了。早上五點半,老婆睡醒了,因為家有大事,所以起得比常早些。想起老公西裝的事,心想時間還來得及,便把西裝又剪掉兩公分,縫好燙平,開心的去做早餐了。過不久,女兒也早早起床了,看媽媽的早餐還沒有做好,又想起爸爸西裝的事情,心想孝順一下爸爸好了,便拿起西裝,再剪短兩公分,縫好燙平…… 」

故事中的人物沒有明確的目標和分工--褲子到底要不要剪短,剪短多少(scope),由誰來剪短(role & responsibility),什麼時候剪(time),並沒有溝通清楚。此外,老媽、老婆與女兒在剪短褲子前並沒有徵詢其他人(stakeholder)的意見,付出了三倍的力氣,卻換來一條沒用褲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也會遇到類似的情形。就拿大家較熟悉的project來說,有時就會耳聞某個feature跟客戶要求的不一樣,或者不斷的加feature,其實這與溝通不良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事前能做到「有效溝通」,造成rework或改scope的機率"或許"能大大的減少。但實際上是不是這樣呢?就留給你自已想想囉!

2007年7月27日 星期五

小故事-老鷹的故事

這是有一次上網找青蛙的時候, 意外發現的小故事.
本來以為只是老鷹的生態介紹, 不過卻帶給我另一種啟發.
我很喜歡這種用故事溝通的方式, 總給人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和答案.
http://blog.joycode.com/blueinkstone/archive/2004/01/08/11022.aspx

P.S. 老鷹是不是真的這樣做, 我還沒找到答案.

2007年7月20日 星期五

溝通的力量 (網路流傳)

本文選自網路流傳之垃圾郵件: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農村,住著一對老夫妻,他有三個兒子,但是大兒子二兒子都因為打仗而戰死了,只剩下小兒子,三個人相依為命。

突然有一天,一個人找到老頭,對他說:“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兒子帶到城裏去工作,可以嗎?”

老頭氣憤地說:“不行,絕對不行,你滾出去吧!”

這個人說:“如果我在城裏給你的兒子找個老婆,可以嗎?”

老頭搖搖頭:“不行,你走吧!”

這個人又說:“如果我給你兒子找的老婆,也就是你未來的兒媳婦,是這個國家的公主,也就是國王的女兒呢?”

這時,老頭動心了。

過了幾天,這個人找到國王,對他說:“尊敬的國王,我想給你的女兒找個老公,可以嗎?”

國王說:“快滾出去吧!”

這個人又說:“如果我給你女兒找的國王,也就是你未來的女婿,是大銀行的副總裁,可以嗎?”

國王同意了。

又過了幾天,這個人找到了大銀行總裁,對他說:“尊敬的總裁先生,你應該馬上任命一個副總裁!”

總裁先生說:“不可能,這裏這麼多副總裁,我為什麼還要任命一個副總裁呢,而且必須馬上?”

這個人說:“如果你任命的這個副總裁是駙馬爺,可以嗎?”

總裁先生當然同意了。

雖然這個故事,百分之百是假的,但它在某種程度上,告訴了我們溝通的力量。如果那個人不去溝通,他絕對不可能成功地把小兒子帶到城裡去,雖然溝通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溝通,一定不會成功。